在药品的稳定性研究中,ICH Q1A(R2)指南确实强调避免在说明书或标签上使用模糊的术语,如“环境温度”或“室温”。这是因为这些术语在全球范围内可能有不同的含义,从而可能导致存储条件的误解。
在加速条件(40°C)和长期条件(25°C)下,API(活性药物成分)的质量没有变化,这确实表明了API在这些条件下的稳定性。然而,将这些数据直接转化为“室温保存”的建议可能并不直接适用,因为“室温”这一术语的定义可能因地理位置、季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
根据ICH指南,存储条件应该被明确地定义,以便在全球范围内的不同环境下都能保持药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。因此,如果您希望基于这些稳定性数据设定存储条件,建议使用具体的温度范围(例如,指定为“不超过25°C”)而非模糊的术语。
另外,对于决定药品的标准存储条件,通常还会考虑其他因素,如湿度控制、光照条件等。因此,即使API在加速和长期条件下表现出稳定性,也需要考虑这些额外的因素以确保整体的药品稳定性。
API在特定的稳定性测试条件下表现良好,但在制定最终的存储条件时,还需要考虑ICH指南中的具体要求和其他可能影响稳定性的因素。
根据最近的研究和文献,以下是与ICH Q1A (R2) 指南、活性药物成分(API)稳定性和储存条件相关的一些关键信息,特别是针对制药产品的温度要求。
1. 长期稳定性测试:ICH Q1A (R2) 指南推荐对制药产品进行至少12个月的长期稳定性测试,这些测试应在25°C ± 2°C/60% RH ± 5% RH或30°C ± 2°C/65% RH ± 5% RH的条件下进行(González-González et al., 2022)
2. 加速预测稳定性(APS)研究:APS研究提供了一种更高效、耗时更少的替代方案,涉及从40-90°C和10-90% RH的极端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(González-González et al., 2022)。
3. 加速储存条件:ICH Q1A (R2) 指南推荐的加速储存条件为40°C和75%相对湿度,持续时间最长可达8周,以测试制药产品的稳定性。例如,对雷尼替丁片的研究发现,在这些条件下存储会导致N-亚硝基二甲胺(NDMA)的大量形成,这是一种可能的人类致癌物。因此,控制和监测稳定性相关因素,除了杂质,还需要减轻某些药物中亚硝胺形成的健康风险(Abe et al., 2020)。
这些信息提供了ICH Q1A (R2)指南中关于API稳定性和储存条件的重要见解,特别是关于温度要求的部分。这些指南对于确保药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质量和有效性至关重要,因为它们提供了针对不同气候和储存条件的明确和一致的标准。